
解析高尔夫球进入中国30年,为何至今难以大众化?
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奇怪,为什么我大中华泱泱14亿人口,各种运动的爱好者、参与者甚至观众都很多,为何打高尔夫球的仅仅41万人?竟然连区区0.5%的人口占比都不到?本文就为您剖析其中原委。Step 1— 球场分布过少过偏不亲民 —作为拥有世界第三大广袤领土的中国,仅438家共9753个球洞,折合约542个

高尔夫球的起源
现代高尔夫球起源于苏格兰。据记载,苏格兰的吉米一世在1459年和1471年颁布的法令认定,足球、高尔夫球等是无益的运动项目,并下令禁止,理由是它阻碍了射箭传统继承。1491年政府又重申禁令。尽管如此,吉米四世、五世和六世本人也和其他年轻人一样、视禁令不顾,热衷于打高尔夫球。1608年,英国一些皇家贵

高尔夫球表面为什么要设计凹坑?
高尔夫球表面之所以设计有许多小凹坑,其目的是:让高尔夫球飞得更高、更远。咦,感觉像是在解说奥运会呢?是的,2016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就有高尔夫球这个项目!依据统计发现,一颗表面平滑的高尔夫球,被击出后,飞行距离大约只是表面有凹坑的高尔夫球的一半。 因此大多数高尔夫球有300~500个小凹坑,

高尔夫球上为什么有坑?
17世纪的时候,人们用木头做高尔夫球,后来用皮革包着羽毛做高尔夫球,1845年开始用橡胶或者塑胶压制高尔夫球。那时候高尔夫球的表面都是光滑的。 直到大约一个世纪前,有人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,发现磨损了的球比光滑的新球飞得更远,高尔夫球才渐渐发展成今天布满小凹坑的球。 高尔夫球上有300多个凹洞,每个

在线等挺急的:为什么有些球友总把挥杆复杂化?
不知道为什么,总是有球友觉得自己的挥杆过于简单,看着职业球手的击球视频反复琢磨,不停地往自己的挥杆上加各种动作,什么上杆动手腕、下杆弹跳踩地等等一堆可能并不适用于自己的方法。请打住!这种不科学的、画蛇添足、自作主张式的加动作,对你的挥杆简直是百害而不一利。别把挥杆想得太复杂了,是时候让你的击球动作更

停停停!管好你的挥杆,不要再过度上杆了
为了打远的你们有多拼?是不是整天都冒着过度上杆的危险,只想打远十码八码?这种过度上杆追求距离的方法实在是不可取,不仅击球不稳定,而且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。那怎么样才能知道自己是不是属于过度上杆导致的击球失误?又如何将这个错误修正改善?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过度上杆背后的原因,以及如何修正的方法!过度上杆的

解决上杆浅平,难道就没有一招靠谱的吗?
挥杆平面对你的击球影响有多大?过于陡峭则容易形成由外向内下杆,容易打出大右曲的球路,击球也不扎实。过于浅平则会容易引发由内向外的挥杆,往往很容易会打出大左曲球, 大大影响你的击球准确率。今天,我们主要来解决一下上杆浅平的问题,想要很好地达成完美挥杆,这个环节你可不能忽视!如何自检方法一:利用球杆或者

高尔夫球起源于中国,元代蒙古人传入欧洲
“坚圆净滑一星流,月杖争敲未拟休。无滞碍时从拨弄,有遮栏处任钩留。不辞宛转长随手,却恐相将不到头。毕竟入门应始了,愿君争取最前筹。”———唐•女诗人鱼玄机《打球作》在西方体育史记载中,一般认为高尔夫运动起源于14世纪的苏格兰,尔后经英格兰传至全世界。但不少中外体育史家认为,这项运动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宋

了解挥杆平面的基本原理,助力你掌握击球的方向与球路
挥杆平面在我们学球过程中,估计是最容易被忽视的,估计是它很难被球员自己本身所感知,需要从他者的视角来观察。挥杆平面主要有两个主要作用,一个方面,它是一条基准线,表明了挥杆路径的方向。另一个方面,代表挥杆过程中杆身的倾斜或陡峭程度,决定了击球时的触球角度。其中在挥杆平面中,触球角度是最容易识别的。挥杆

闲话高尔夫 上杆时左肩下沉是什么原因
刚刚开始学习高尔夫时,有一个很普遍的错误姿态出现,就是上杆时会有左肩下沉的现象。这也可能会成为与我们纠缠很久的一个顽疾。首先说说上杆时左肩下沉会带来的不良影响。(图片来源:网络)上杆时当左肩下沉(垂直向下),必然会导致挥杆平面陡峭,而陡峭的平面则容易产生由外向内的挥杆轨迹。同时,如果上杆时左肩下沉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