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高尔夫中,每一个球员都希望自己的球打得又远又直,那大家知道影响球飞行的主要原因是哪三个方面吗?
1、杆头的运动方向
2、杆面角度
3、击球部位
把握好这三个部分,可以帮你更容易地把球打向预定目标,也能更显著地增加击球距离。
# 杆头的运动方向 #
杆头运动方向是指从相对目标方向看,杆头水平面角度的移动轨迹。可以分为方正(从内向外再向内)、从外向内、从内向外三种。
# 杆面角度 #
杆面角度表示在杆头击球时杆面正对的方向(即与杆平面成90°角的方向)。杆面角度分为方正的杆面、开放的杆面和关闭的杆面。
# 击球部位 #
每支球杆的设计都会有重心位置,这是杆头击球时的平衡位置,这个点映射到杆面上的位置叫做"甜蜜点"。
当杆头击中球不在甜蜜点时,在球杆中就会产生"齿轮效应"。这在木杆中尤为明显。
球击到杆面上非甜蜜点位置时,杆头将围绕杆头的重心产生旋转,而这个旋转带给球的是一个像齿轮咬合一样的反向旋转,这就是齿轮效应。
在实际击球中,由于击球部位不同,这对球的初始方向有非常大的影响,通常我们的球杆的杆面不是一个完美的平面,这一点在一号木上尤为明显。
相关文章

快VS慢丨上杆速度分两派,哪种适合你?
上杆速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挥杆节奏的好坏,而挥杆节奏又是挥杆里非常重要的环节,所以对于上杆速度应该是快还是慢,就有了两派说法。有人说上杆速度应该慢一点,稳定性更高;也有人说应该快一点,这样下杆的速度也会更快。课后笔记上杆速度越快,下杆速度确实会更快,但无法控制好上杆顶点,则会出现提早释放、打厚等问题。

蹬地为王丨从理论到实际,学会蹬地第一课!
蹬地是现代高尔夫的关键技术要领,也是通过生物力学佐证的合理的运动发力方式。但是蹬地二字看似简单,为什么在练习的时候就变得那么难控制呢?当我们希望在挥杆中很好地运用蹬地技巧,我们一定要明确为什么要这么做,不然蹬地就成为你原本挥杆中一个额外的动作。课堂总结蹬地的生物力学原理:大腿的力量不容小觑,在上杆的

弹射击球丨学会髋部减速!让你的力量完全释放!
打远一直是高球圈里的热门话题,而释放就是我们击球力量的关键。不少球友坚持“拧麻花式”击球,下杆释放时拼命转胯,但这样的击球存在很多问题,力量也很难完全释放。如何理解弹射击球?假设你开车时副座放着一台电脑,当车速开到120的时候你却突然急刹车,副座的电脑就会向前冲,并且车速越快、刹车越急,电脑就冲得越

新知识丨站姿重心影响挥杆蓄力?难怪击球出问题
说到高尔夫站姿,几乎大部分球友都觉得没什么技术含量,即使出现击球后站不稳、挥杆没有力量、击球不稳定等等问题,可能也从未想过也行是站姿惹的祸!站姿有什么好注意的?大家都会忽略的——中立重心!课后笔记重心测试①闭上眼睛②双脚尖翘起③感受重心变化注意:90%的人在测试时,重心会向后倒,证明平时重心都是靠前

三力合一丨上杆双臂这样转,让你的下杆击球更有力!
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自己的击球总是用不上力气?很大可能是你的上杆顶点位置过于扁平导致的。首先,我们要知道,挥杆击球过程中有三种力量共同作用!但如果上杆轨迹过于扁平的话,就只能用上侧向移动和骨盆旋转的力量,缺少了蹲和伸的力量,击球距离自然大打折扣!拒绝双臂顺时针转动:当我们在上杆的过程中,双臂顺时针过